首页

学院新闻

当前位置: 首页 -> 学院新闻 -> 正文

城市与建筑工程学院“城心承意·匠韵相传”社会实践团赴滕州市开展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

作者:裴娴哲 来源: 阅读次数: 日期:2025-07-08

为引导和帮助广大青年学生上好与现实相结合的“大思政课”,在社会课堂中“受教育、长才干、作贡献”,感受中国式现代化的万千气象。7月2日-7日,枣庄学院城市与建筑工程学院“城心承意·匠韵相传”社会实践团赴滕州市开展2025年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学院党委副书记胡新华、团委书记裴娴哲及20名社会实践团成员参加活动。

在前期充分调研和筹备的基础上,7月3日,实践团赴滕州市级索镇坝子崖村,与级索镇政府联合举办“校地携手共赋能”座谈会并举行“枣庄学院大学生社会实践基地”揭牌仪式。学院党委副书记胡新华与级索镇党委副书记、镇长邱勇展开深度对话。双方就人才培养、乡村建设、文化传承等话题深入交流。

在坝子崖村,实践团进行了文化研学与民生调研活动,先后走访村内斗拱展览馆、非遗小院、斗拱加工厂,沉浸式学习传统建筑技艺与非遗文化,感悟“班墨匠心”深厚底蕴。同时,团队成员分组走进希望小屋为困难儿童家庭送去学习和生活用品,并与孩子们亲切交流,了解他们的学习和生活情况,鼓励他们努力学习,用知识改变命运。

团队思政导师、马克思主义学院王婷婷老师在非遗小院开讲“两弹一星”微党课;“两弹一星”精神宣讲团队成员通过《生活中的核辐射》科普课堂,用科学破除认知迷雾,为村民普及核辐射知识,激发孩子们弘扬“两弹一星”精神的热情;实践团还开展了“班墨匠心,智启未来”主题宣讲,开展“鲁班小工匠”挑战赛、未来工匠畅想墙等活动,小朋友们、村民与青年志愿者共话技艺传承与乡村发展。

7月5日,实践团赴滕州市开展"班墨匠心"主题研学活动,走进墨子纪念馆与滕州博物馆,开启跨越千年的工匠精神溯源之旅。7月6日,实践团走进滕州思题姆教育装备有限公司,开展产教融合主题调研。队员们深入智能教具生产线,观摩"鲁班锁原理智能积木"从数控加工到质检的全流程;在研发中心体验墨子工程思维课程教具,探究传统工匠智慧与现代教育科技的创新融合。通过实地调研,探索“非遗+文创”的发展模式、“唤醒+创新”的设计思路,探索从“技艺传承”到“思维创新”的转化路径,引领青年在坚守中创新、创新中发展。

实践团系统凝练非遗传承、文化溯源、产教调研三大实践成果,提出“承意·承新·承责”社会实践理念,构建“非遗传承+溯源实践+红色教育”三维育人模型。这场带着泥土气息的青春思辨,正推动匠心传承从实践场域向长效育人机制坚实迈进。从“两弹一星”精神到班墨智慧,从非遗小院到智造工厂,城建学子用脚步丈量乡野,以匠心连接古今。当青春遇见乡土,高校智力资源正转化为乡村振兴的澎湃动能,书写着新时代的“山乡巨变”。

(文图/裴娴哲 编辑/唐家良 审核/查明、裘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