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建工作

统战工作

当前位置: 首页 -> 党建工作 -> 统战工作 -> 正文

【统战百科】“统一战线”概念的由来

作者: 来源: 阅读次数: 日期:2023-03-06

01 统一战线的内涵

广义而言,统一战线是指不同社会政治力量在一定条件下,为了一定的共同目标而建立的政治联盟或联合;狭义而言,是指无产阶级及其政党的战略策略,主要是无产阶级自身团结和同盟军问题。

02 统一战线概念的由来

恩格斯提出

1840年10月17日,恩格斯 第一次提出了“统一战线”概念,运用统一战线政治策略开展反对宗教封建势力的现实斗争。1892年3月8日,恩格斯 又一次使用“统一战线”概念,指导无产阶级政党以统一战线策略战胜反动势力结成的政治联盟。

列宁丰富

无产阶级革命取得胜利特别是建立了社会主义国家政权后,如何认识和对待统一战线问题,马克思恩格斯没有具体论述过,列宁 结合时代变化和俄国具体实际,丰富和发展了统一战线概念内涵。

十月革命胜利以后,列宁曾设想在无产阶级专政的政权中实行多党合作的统一战线,但社会革命党、孟什维克等党派要建立所谓的联合政府。对此,1919年、1922年,列宁曾 多次使用统一战线的概念,揭露社会革命党、孟什维克结成反革命的联盟,破坏社会主义革命。同时,列宁强调 巩固无产阶级政权必须重视统一战线的战略和策略,必须巩固工农联盟,必须利用各国资产阶级之间以及各个国家内资产阶级各集团或各派别之间的一切利益对立,“极仔细、极留心、极谨慎、极巧妙地一方面利用敌人之间的一切‘裂痕’,哪怕是最小的‘裂痕’,要利用一切机会,哪怕是极小的机会来获得大量的同盟者,尽管这些同盟者是暂时的、动摇的、不稳定的、靠不住的、有条件的。”列宁 第一个提出并使用了 工人阶级统一战线的概念,还把马克思、恩格斯提出的“全世界无产者,联合起来”的口号,发展为 “全世界无产者和被压迫民族联合起来”的口号,亲自领导建立了共产国际,指导世界无产阶级革命和殖民地半殖民地国家的民主革命。

03 统一战线的中国化

中国共产党在领导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事业中,把马克思列宁主义统一战线理论同中国实际相结合,成功地发挥了统一战线在革命、建设和改革中的重要法宝作用,并在实践中进一步发展了统一战线概念及内涵。中国统一战线经历了国民革命时期的 民主联合战线工农民主统一战线抗日民族统一战线人民民主统一战线革命统一战线,直到 爱国统一战线几个重要历史阶段。

民主联合战线

陈独秀最早使用“联合战线”的说法1922年5月23日,陈独秀在广州参加第一次全国劳动大会后,在《广东群报》上发表《共产党在目前劳动运动中应取的态度》一文,指出:中国共产党“在劳动运动的工作上,应该互相提携,结成一个联合战线(UNITED FRONT),才免得互相冲突,才能够指导劳动界作有力的战斗。”同一时期,中国共产党其他领导人毛泽东、蔡和森、恽代英等也都相继在不同场合使用过联合战线或民主联合阵线的概念或含义。 中共“二大”正式将建立“民主的联合战线”写进党的文件。

瞿秋白最早使用“统一战线”概念的。他在《“五卅”后反帝国主义联合战线的前途》一文中提出:“反帝国主义的民族统一战线已经成为事实。所以‘五卅’以后反帝国主义运动确已进了革命行动的时期,废除不平等条约的要求,也已经不仅是宣传上的口号,而成了群众斗争的实际目标了。”民族统一战线也成为党的领导人对这一时期统一战线的主要表述用语。

工农民主统一战线

“工农民主的民族统一战线”,主要指土地革命时期的工农联盟,当时将其称为“下层统一战线”,中共党史和史学界称其为工农民主统一战线。1931年9月,《中央关于日本帝国主义强占满洲事变的决议》中曾指出,“经过这些组织正确实行反帝运动中的下层统一战线,和吸收广大的小资产阶级的阶层参加斗争。”1945年4月,周恩来在党的七大上作《论统一战线》发言中,把 土地革命时期的统一战线,称之为 “反封建压迫、反国民党统治的工农民主的民族统一战线。”

抗日民族统一战线

“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是以第二次国共合作为基础,包括一切抗日阶级和阶层的广泛联盟。1935年12月1日,毛泽东在给张闻天的信中提出,尽快建立“反蒋抗日统一战线”。12月27日,在瓦窑堡会议上,毛泽东向党内作了《论反对日本帝国主义的策略》报告, 第一次提出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概念。

人民民主统一战线

“人民民主统一战线”是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各革命阶级联合,是全民族的、最广泛的统一战线。它是在人民革命斗争中形成的,提法有一个演变过程。①1945年8月9日,苏联对日宣战,毛泽东发表《对日寇的最后一战》声明,提出:中国民族解放战争的新阶段已经到来了,要坚持 “各界人民的统一战线”,制止内战危险,努力促成民主联合政府的建立。②1947年2月中共驻南京等地的代表陆续撤回延安,第二次国共合作彻底破裂后,毛泽东为中共中央起草对党内指示《迎接中国革命的新高潮》,提出要建立没有蒋介石反动派参加的, “包括工人、农民、城市小资产阶级、民族资产阶级、开明绅士、其他爱国分子、少数民族和海外华侨在内”极其广泛的“全民族的统一战线”。③1949年7月6日,周恩来在中华全国文学艺术工作者代表大会上的政治报告中,第一次提出了“人民民主统一战线”概念,指出:“人民解放战争的胜利,依靠 人民解放军,依靠农民、工人、革命知识分子和一切爱国民主人士所形成的人民民主统一战线。”

新中国成立初期,我国建立了人民民主统一战线的政权。在第一届政协会议通过的《共同纲领》中明确写道:“中国人民民主专政是中国工人阶级、农民阶级、城市小资产阶级、民族资产阶级及其他爱国民主分子的人民民主统一战线的政权,而以工农联盟为基础,以工人阶级为领导。” 人民民主统一战线提法一直延续到“文化大革命”前为止

革命统一战线

“革命统一战线”是特殊时期的统一战线提法。“文化大革命”开始后,统一战线遭到了严重破坏甚至不能开展正常的活动和工作,期间对统一战线的提法叫革命统一战线。粉碎“四人帮”后,统一战线逐渐得到恢复和发展,提法仍然是革命统一战线。1978年3月5日,第五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指出,“我们要巩固和发展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团结广大知识分子和其他劳动群众,团结爱国民主党派、爱国人士、台湾同胞、港澳同胞和国外侨胞的革命统一战线。”

爱国统一战线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我国进入改革开放新的历史时期,统一战线也进入新的历史发展阶段,“爱国统一战线”是 新时期以来统一战线的统一称谓。

1979年9月1日, 邓小平在听取第十四次全国统战工作会议情况汇报时,指出:“新时期统一战线,可以称为社会主义劳动者和爱国者的联盟。……现阶段的统一战线可以提革命的爱国的统一战线。……这样范围就宽了,具有广泛的性质。”

1981年6月, 中共十一届六中全会通过的《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指出,“一定要毫不动摇地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巩固和扩大爱国统一战线”,正式明确提出“爱国统一战线”概念。

2004年,全国人民代表大会通过的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修正案》,都明确指出:“社会主义的建设事业必须依靠工人、农民和知识分子,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 在长期的革命和建设过程中,已经结成由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有各民主党派和各人民团体参加的,包括全体社会主义劳动者、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拥护社会主义的爱国者和拥护祖国统一的爱国者的广泛的爱国统一战线,这个统一战线将继续巩固和发展。”